漯河2013食品会展馆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从展会主办者的角度提出的展馆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1.展馆的主要设计思想应是美观、大方、新颖,有自己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但应坚持实用、节能、环保,不追求豪华,一定要去掉华而不实的东西,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遵从低碳经济理念;
2.展会主要是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绝不只是硬件展品的展示。一定要以人为本,一切从方便参展参会者和观展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给他们创造舒适、方便的交流洽谈环境。故应在馆内交通、指路标识、餐饮休闲、如厕、路边休息、私密洽谈、咨询、购物、通讯、医疗救助等方面给予特别关注。
3.对于单体展馆和整个展馆布局的规划和建设,建议单体展馆应设计为单层无柱式矩形展馆,考虑使用、造价、人流和容积等问题,单体展馆面积控制在12000平方米以内,配套设施面积应在此基础上得到充分。展馆净高度应控制在12-16米(少数重型馆)之间。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换气、监控、照明、物流、疏导、空调、水电气运营。足够的地面承重:一般馆5吨/平方米为宜,重型馆要8吨/平方米,以满足重型机械展品的承重要求。顶梁吊点的也应承重力应为200―300公斤,以满足现代悬挂式展具搭建的要求。展馆还应配备足够的休息洽谈、餐饮及洗手间面积(!!),并辅之以较为丰富的商业业态作为支持和保障。单体展馆两侧及两馆之间应有足够的物流装卸周转空间(不少于35米的间距),展馆货运门应足够多足够大。展馆的整体布局设计应兼顾展品展示和方便观众参观,尽可能缩短参观路程,馆区设计尽量不要采取阶梯式,而应在同一平面。展馆之间以及展馆与会议中心、酒店和其他辅助设施之间,应考虑设置避风雨连接通道。整个馆区应设置明显的展区/会议室/功能设施的递进式标识;
4.对于单体展馆需求层次的建议:建议展馆应考虑当前不同类型展会的综合需求,对于承重、装修品质、承接活动以及操作方式进行多元化规划,形成全馆展会到单馆活动的承接能力,以便在展览淡季形成企业、行业年会、新品发布会、商品展销、节庆活动、商业演出、体育赛事的多元化商业运作模式;
5.对于室外场地的规划和建议:建议修建足够大的复合使用的展览室外场地,场地应覆盖标准水电照明网络体系。展览期,可以承接工程机械、工业设备等大型展会,设有不同标准和强度的承载地面,基础承重在5-10吨/平方米,部分重载区承重应为20吨/平方米。非展览期,可作为多功能户外场地,承接大型露天赛事活动、主题游乐活动或大型演唱会等人流密集活动;
6.其它展馆配套设施和服务机构如:充足可靠的能源保障系统、公共交通综合枢纽、邮政快递中心、医疗急救中心、购物中心(特别注意组织展会所需物品货源)、旅游订票中心、休闲健身中心、海关办公室、知识产权协调服务中心、污水废弃物处理系统等。当然还要规划解决好整个馆区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实现移动信号和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展期特别是大展必要的临时加强措施,以通讯信号不堵塞;
7.对于交通物流系统规划的建议:可分为馆外和馆内两部分:
馆外:要有快速轨道交通工具连接市内、火车站和机场(世界主要大型场馆均具备这样的轨道交通条件)。公路则要有连接市内、水陆空码头和城际、省际高速公路的快速宽敞路线,路边要有足够多的指示展馆位置的交通标识。并且要形成较强的快速交通疏导和周转能力,具备强大的公共交通接驳和运输能力,具备出租车的调度保障能力;
第十一届食博会将邀请境内外嘉宾客商7000人参会,主要包括:国家有关部委及相关协会领导、河南省领导,投资商、参展商、采购商,应邀出席活动的媒体记者。
馆内:设置轨道和公交接驳枢纽,在馆与馆之间的连接通道设置双向自动步道或馆区巡回巴士,以方便展商和观众。馆区内物流通道和馆与馆之间的卸货周转区要科学规划,面积充足,以展品进撤馆时物流通畅。整个展馆群应配备单独的集装箱临时储存周转区域;
8.对于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议:出租、自驾和大巴停车场应分开,其规划建设要和展馆的登陆区的建设一并考虑,使进场的人流能从多个方向进入,有利人群在展场均匀分布流动,满足各个展区都能有足够的参观人流,避免死角,也有利于人群在闭馆时和应急状况下能够及时快速疏散。建议修建独立停车楼和车流管理系统,实现静态动态多向管理,停车楼可以极大地服务于以后周边商圈崛起,同时吸收展会密集车流交通,并且提升展馆运营能力;
9.对于餐饮服务的建议:建议以商圈规划的目标来实现覆盖当地的餐饮服务,引进多种档次、多种风味的餐饮服务机构,以满足中外展商、观众不同宗教和不同饮食习惯的需求,提升大面积人流同时就餐的这一展览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10.对安全设施的建议:大型、超大型会展场馆属人群众多聚集场所,一定要有完善的消防安全设施和严密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与制度。监控点布局要合理,避免监控死角。之所以在上面强调大型和超大型场馆要有较大的室外展示面积和物流周转面积,一旦出现灾难性突发事件,这些室外面积也可用作紧急疏散安全区;
11.对评审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建议:不要只在现有竞标方案中比较优劣,还应参考国内外比较的展馆设计案例,国内如: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重庆即将建成的国际博览中心、青岛(即墨)国际博览中心等;国外如米兰新国际博览中心、慕尼黑国际博览中心等。甚至也应该了解和参考一些有缺陷的展馆设计案例,从中汲取教训,以搞好新展馆项目的规划设计;
作为大型装备制造业专业展览会议的主办,我们视展馆为展会的家园,因此我们始终不渝的将对家园的热爱和用心倾注在我们每一次与展馆的合作之中,因此也希望各地政府和建设单位,能够充分了解和吸纳现代展览行业标准展馆的规划和运营经验,真正建成符合大型会展实际使用需要的现代化会展场馆,为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插上赖以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