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季糖酒会成为品牌联欢会
很多企业招商的推广方式却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像工业企业、制造企业,一说招商就去开展会。服装企业、糖酒企业在这方面是盛的,一个服博会,一年一个品牌到那去凑凑热闹就要砸几百万,钱白白打水漂了。
2013春季糖酒会让很多中小企业为之期待,酒会因其规模大、效果显着,因而被业界誉为“天下会”.每年的糖酒会都会成为各大酒业挖金大战。而且在规模大,参展参会人数众多的背景后,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拉动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糖酒会,每年两届,都变成品牌的联欢会了,把经销商约过来看看,但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每年大量的产品都在做重复性的包装,真正创新的产品非常少。还有一种推广方式,靠广告、报纸来进行推动。通路快建今年做过一个测试,一个产品,一支广告片投了三百万,但是就来了六个招商电话;一个传统的报纸里面,一个月投了22万,来了30条客户信息,成交了一单。靠原来传统媒体做推广,首先成本高;其次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在没有对你的产品、概念和消费者进行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是不能建立起商业认知的。
企业过去还有一种推广方式叫扫街,扫街的俗称叫摘桃子。中国商业地产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尤其是shoppingmall的发展,导致沿街店铺吸引人的价值在降低,人群在日渐没落。经销商的人流不足了,销售额肯定大幅度下降。他们本身就是小本经营,所以让他们转化机会,让他们再投资点什么是非常困难的。过去扫街模式100%都已经崩溃了,企业一年派出几十人扫街,成本花出去以后可能就成几单。
按过去传统的方式做招商推广,成本是多少呢?少则十万,多则几十万,甚百万。加之很多企业还没有完全从认知上转型,在招商认知还很肤浅的时候,就开始砸钱,砸了钱没有效果,就把这个项目停掉了,可能这个项目还真是一个好项目,可以做大的。但是由于企业在渠道建设环节里面,用的不是强的人、对商业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资源组合不是的,导致好项目中途流产。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经销商的群体也在优胜劣汰,智力低的、能力弱的,也被淘汰出局了。现在的主力是新经销商。除了一些是四十岁以上,有一定身家和市场的人;另一部分就是新崛起的。而且现在的成分也不是单一化,过去是没有出路、没有文化的人来做经销商,现在有很多经销商都是大学毕业、退伍转业的军官、海龟、高职份子……经销商的成分复杂了,这样的经销商群体决定了招商即忽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些人在商业判断上越来越趋于理性,他不会因为企业的一个广告、一个概念就趋之若鹜。理性已经成为这个市场的主导了。再加上互联网使很多信息趋于透明,大家都在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今天传统招商不行了、困难了,不是因为市场没有需求,而是企业招商效度太低。新的招商活动完全聚焦在互联网上,谁抓住互联网,谁就赢得了一切。
围绕互联网企业该怎样建立招商系统?从企业基本的网站开始,你的网站是给谁看的?有的企业家说,是给消费者看的。我就问,那你是什么网站呢?是B2C的购物网站吗?他说,不是,我是企业的官网。我又问,那你企业的官网每天有多少流量呢?消费者看你的官网干什么呢?今天消费者选择都来不及,比如消费者要买一杯雀巢咖啡,他还要去雀巢的官网看一下?我本人是雀巢咖啡的忠实使用者,但是十几年来,我从来没去他的官网看过一次。很多人天天喝娃哈哈的营养快线,有谁能告诉我它的官网长什么样?消费者对官网根本不在乎,他就是买一个产品而已。官网是谁在看?毫无疑问,是你的合作伙伴在看,你的上游供应商在看,那你就要给他们传递声音。而在企业市场建立的初期,你所有的聚焦点不在于你的供应商,在你下游的合作伙伴,那你的官网是不是一个标准的招商网站呢?很多招商企业的官网就是一个简单的企业说明书,更新更新动态,说明你还活着,而传递的商业价值、招商价值等于0.有的经销商甚至看到企业官网,就发生叛逃了,觉得这个企业太不专业了。
企业的官网就是该围绕投资者来构建,怎么让他愿意到你这来,内容如何打动他,怎么样来吸引他。很多企业也有策划部、品牌部,但这只于执行。他们离投资者非常遥远,却把自己当成投资者,用自己的思维来理解他们。而中国的投资者千差万别,地域的局限性、知识的局限性、实际运营的差距,导致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可能不同。这个时候如何求大同,抓住主流的人群?
项目的招商价值该怎样进行体现?靠什么推广?以互联网为核心,招商推广系统怎么样建立?资源的建立,还相对容易,但是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没有,是不是有一套规范化的招商信息处理系统,有没有成交、考察、签约、批量转化系统。如果没有,那你和互联网本质的东西相距甚远,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精密的处理数据,更深层次的沟通,通过不断反复来强化关系。
比招商更艰苦的工作是运营,但凡好招商的企业都是好运营的企业。运营到底过不过关;样板有没有;经销商赚钱的模型有没有;这个模型里面有没有一些方法沉淀下来,让经销商可以复制。
今天我们来看招商,一定要从通盘的角度理解,它是一个艰巨的、具有挑战的、也是激动人心的事。它绝不是容易的事。如何以更短的时间与投资者建立新型的关系?怎样树立价值?怎样传递价值?怎样实现价值?这些问题迫在眉睫。这是企业招商根本的东西。招商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要坚持十年。
企业想要成为伟大的公司、的公司,肯定要给中国市场更好地产品和服务,还要满足渠道新陈代谢的要求。很多企业很急,上来就想招商,找到通路快建帮你打造一个小的招商系统,完善一下推广、概念等等这些东西,也可以招经销商,但仅仅是可以招商。如果你项目没有吸引力,运营缺乏,没有很好的、具有说服力的样板市场,不可复制。我们也可以帮你找到一些经销商,但是在渠道更好可持续、可做大方面是有疑问的,渠道建设的路也非常长。所以说可以招商只是满足于企业可以推广,但是效果是难测的。
要变成一个非常棒的项目,你打造的其实是可以让各方盈利的,规避风险的赚钱系统,这才是真正的商业价值。渠道模式的创新,就是招商的命门,也许不能很好的横向进行扩张,但是能纵向进行生根。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三级市场,这个渠道模型都成立。你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做点就够了,哪怕只有一个点可以开花,那你也有生长的土壤,可以生存,可以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在横向里面进行复制。单点开花,然后从点到线。企业没有资源、没有品牌,这些都不要紧,做市场重要的是企业思想在哪。是不是认识到招商本质的东西--让别人盈利。这个点要活,这个点活了,然后把点串成串。小企业的领导更要有很好的思想。资源不足可以整合资源,每个企业都是从小做大的,现在还有风险资本可以和企业对接,钱是不愁的。招商重要的是把点做透,具有可复制性的基础了,你才能达成规模化复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