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
全国糖酒会都是很多企业所十分重视的展示和宣传平台,同时很多的企业也都将自身的产品宣传放在展会宣传的位。糖酒会作为全国规模的展会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糖酒会成交金额大但履约率低的现象很正常,而且这种现象还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一种展会经济,糖酒会的作用并不止实际的生意成交这一点,还担负着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拉动地方经济等重任,因此并不能因为历届糖酒会成交金额大,而实际履约率低就否定糖酒会的价值,只能说糖酒会的价值点正在发生着转移,在前些年,可能其更多的作用是作为一种生意成交的平台,而往后,可能会越来越成为一种信息沟通和资源展示的平台,然而信息和资源在实际的市场营销中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糖酒会的重要性依然不可替代。
从总体来讲,解决履约率低的途径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从厂家的角度讲,在后期的产品推广中应更加注重营销规划的系统性,在买方市场的今天,成功的营销更注重系统性,要从产品策划、资源配置、营销模式、营销方案等各个角度都有着力点,并且要形成一种相互匹配的系统规划,在招商时,选择要慎重,要注重厂商间门当户对的长远规划,而放弃短期圈钱的浮躁心态,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终赢得市场的认可,赢得商家的认可,进而提高履约率。从经销商的角度讲,在糖酒会上选择新品同样要慎重,不但要慎重选品,更要慎重选厂。
另外要透彻了解自己的市场,只有成为自己市场的专家,才能够对一支产品在自己市场的成长性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同时要摒弃贪图小便宜的不良习惯,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注重商家自身良好信誉的打造,成为优质厂家的对象。许多经销商本身对未来缺乏方向感,对于接什么新品、凭什么依据接新品、未来公司的走向如何规划等方面基本没有概念,做事全靠跟着感觉走,此时就容易被一些厂家的蝇头小利所吸引,造成在展会期间大量签约选品,然而在会后由于自身实力不济而不能兑现的现象。也有的经销商采用广撒网、捕大鱼的心态,认为只要自己在展会上先占有某一品牌,待会后再精挑细选的决定具体合作对象,殊不知厂家并不愚蠢,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会使自身的信誉越来越差。
造成糖酒会成交额大、但履约率低的原有有很多,不好全部穷尽,但主要原因在于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导致议价天平越来越向价值链的下游倾斜,营销竞争已由单点致胜过度到系统致胜的阶段,点子经济已经成为过去时。然而在糖酒会交易的双方中,很多厂家的营销思路和营销能力仍未跟上市场前进的步伐,仍寄希望于靠一两个“点子”策划出一支新品“招商圈钱”,全然未形成一种系统营销的思路。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使经销商群体越来越成熟,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越来越理性,许多经销商对一支新品在目标市场成长走势判断的准确性远远优于厂家,这就会造成部分经销商在展会草签协议后并不会马上履约,而是在回到自己的市场后经过冷静的判断和分析后才会做出终的选择,那些经不起推敲的产品自然就会被滤掉,造成人为降低履约率的现象。
有些厂家营销方式有问题,让经销商逐渐看不到希望,也会造成毁约现象发生。成功的营销都是势能营销,若厂家能先做出几个成熟的市场摆在经销商面前,会极大的树立客户的积极性,履约率和签约率自然都会增高。,许多经销商天生具有的投机心态也是造成履约率低的一大主因。有些经销商无长远操作产品赚钱的志向,只有吃厂家费用赚取蝇头小利之心态,在糖酒会上看到稍有中意的产品就爽快签约,待到展会结束后,再挨个看哪个厂家能够给予的费用多,管控松懈就做哪家的产品,全然不顾产品的前景,这样那些费用支持达不到商家期望或管理严格的企业反而成为这部分商家抛弃的对象,导致履约率降低。也有部分经销商趁着展会的时机,大量签约接下新品,待后期仔细考察后再决定具体的合作,造成一部分虚假合约,使厂家方面统计的签约率和履约率相差甚远。这些也是我们忠告厂家要慎重选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