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5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多学科领域的专家们,对“食品安全法”、“转基因”、“红肉、加工肉制品致癌”等12个食品安全热点进行了科学解读。
热点1诺如病毒引发儿童腹泻
2014年12月至2015年年初,部分省份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V)是重要的食源性病毒,60℃下加热30min仍具有活性,低温下存活数年。可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全年有发病,冬季高发;尤以老人、儿童和体弱患者为重。据FAO/WHO报告,在由食品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病毒病中,12-47%的病例与诺如病毒有关,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曾引起大规模疾病暴发。
诺如病毒致病力强。食用了被较低浓度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如贝类、草莓、生菜等)或饮用水,即可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感染性疾病。2010-2015年我国广东、浙江等地发生多起诺如病毒污染饮用水引起的胃肠炎暴发事件,尤以学校、幼儿园的儿童发病多。
热点2关于辣条的热点解读
“辣条”的真实属性是调味面制品,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即食方便食品。“辣条”又被称为风味面制品、大面筋等,是一种湿态的挤压方便食品(即调味面制品)。“辣条”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经配料、挤压蒸煮(熟化)、成型、调味、包装而制成的即食食品。挤压蒸煮加工技术是一种国内外常见的食品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早餐谷物食品、休闲方便食品等的生产,因此,就其使用的主要原料及加工方式而言是安全的。
“辣条”是由湖南、河南等地方的传统食品发展而成,近年行业发展迅速。经初步统计,“辣条”食品产业年销售额近500亿,已成为方便休闲食品中重要品类。“辣条”产业安全的关键是标准滞后。“辣条”由于产品品类发展时间短、标准建设滞后,只有湖南、河南省等地区的地方标准,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目前,食药总局已将其定义为调味面制品,纳入方便食品管理,要求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积极推动制(修)订地方标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也已启动行业标准的制定。